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txs.com,[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以兴哥儿在一阵黯淡之后,第一个转头对着齐氏说道:

    “娘,你这梦做的可有点大了,哪有什么百两,您莫不是忘了,咱们建房子就要花出去十五两呢,看看这粮食,足足五百斤,那就已经是二两半没了,想要百两存银,只怕没有那么容易。“

    他这么一说,齐氏也回神了,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嘀咕:

    “是呢,我这是只记得进来的,不记得出去的了,可见天生就是个攒钱的,手紧的很,不怕败家,只是兴哥儿,咱们这多了这么多钱,这怎么花用?白存着只怕我还要担心哪天被偷了去呢。“

    前头还说自己是个会当家的,不怕败家,一个转身,话音都没有落下,这花钱的话又说了出来,这让石洞中的几个孩子一下子真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贾环更是直接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就这么傻傻的瞪着齐氏,最后还是兴哥儿,因为惊得忘了呼吸,一下子被呛到了,咳嗽出来,这才打破了这静的有些诡异的气氛。

    “咳咳咳,娘,娘啊,你这不是刚才还想着要有个百两家底,怎么,怎么,咳咳咳,这会儿又想着花钱了?“

    这话问出口,换来的是齐氏的一个白眼,

    “你当我傻啊,不知道什么叫财不露白?家里存着白花花的银子,那就是露白,换了那些个实实在在的家产,什么房子啊,田地啊,这些个不能被偷走的东西,那才是真实在,也不怕人家眼红咱们家有钱,打别的心思了不是。“

    这是齐氏眼里的财不露白?好吧,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谁让银子确实是银白色的呢。只是这解释的实在是有些强大,害的孩子们又是一阵的无力。

    不过不得不说,齐氏说的确实在点子上,银子能偷走,这买了田地,盖了房子,谁能偷走?贾环也忍不住跟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了起来,而一边的兴哥儿更是直接开始盘算:

    “还真是这样,不过娘,如今这天下承平,地价可是上涨了不少,听舅舅说,如今就是他们家那些坡地,如今也要三两银子一亩了,下田也是三两,中田更是直接要五两银子,咱们家这九十两银子,除了起屋子的,就是再加上您说的买骡子置办骡车,估计要十两,买船还要十五两,这样一算,就去了足足四十两银子了,再加上咱们家中总要留点银子开销,弟弟们读书的钱也要先置办下,您还要养猪,怎么也要留着十两银子,如此一算,只剩下四十两了,能买什么地?难不成咱们去买坡地不成?十亩坡地倒是能够银子买,可舅舅家那五亩坡地是个什么收成您是知道的,还不够他们一家子吃的,就这还是他们自己种的结果,就是咱们有十亩,自己不可能去种地,那只能租给旁人,可这坡地有人佃?就是有人佃了,咱们交了税赋之后,能得手的租子,只怕也还不如舅舅家呢。“

    贾环听着这话也跟着点头,确实是这样,自己种还好些,除了税赋,其他的总能糊口,可是自家是渔民,从来没有种过地,又只有兴哥儿这么一个壮劳力,怎么可能去自己种?如此一来,按照佃户和地主对半分的规矩,自家这十亩地,最多也不过是和舅舅家那五亩的收入持平。而不是自家的地,你能知道人家佃户会全心全意?不会少报产量?或者直接没人佃呢?到那时候这十亩坡地还真是成了鸡肋了。

    “大哥,要是咱们少买些,直接买中田你看可好?四十两,咱们买上八亩,这样总成吧,好歹产量能上去,如此一来,总比十亩坡地好些,而且毕竟是中田,不愁没人佃,按照舅舅家的产量估计,这八亩即使只有五成的租子,估计也能勉强吃饱了,那咱们家可就不用买粮食了?“

    “二子,你不知道,这买地是要交地契税的,坡地什么的,因为价钱低,所以这税几乎是没有,可是中田就不一样了,外头行情好,所以这税赋也高,若是咱们买八亩中田,那最起码还要准备二两银子的地契税,这钱可不低。再有中人的钱,书吏的润笔,怎么也要出去四两。“

    兴哥儿说着这话的时候,眉头皱的紧紧的,往日里不过是替人跑腿知道了这么些事儿,当时也没觉得怎么样,可如今遇到自己身上了才知道这钱真是不经花,这衙门的道道实在是要钱太狠。

    贾环上一辈子做过小厮,做过活计,做过生意,做过货郎,可就是没有在乡间多走动过,就是置办田产也多半是托了人做的,比如在衙门做事儿的贾芸,写契文什么的,更是重来不愁,家中有的是识字写字的,还真是不知道这里头如此多的道道,如今这么一听,第一个反应就是,往日只怕贾芸为了自己的事儿只怕也是补贴了不少的银钱,自己却懵懂无知,真是太亏欠了些。回神又想着自家如今这银子算的紧巴巴的,似乎这八亩中田也有些不妥当了。

    “罢了,罢了,先买六亩中田,这样也不过是三十两,多留下十两存着,这样就是有什么事儿家中手里也宽泛些。“

    齐氏听着兴哥儿这么说,也忍不住心疼银子,可是要她放弃这置办产业的事儿,又有些不甘心,她眼睛扫过了三个儿子,忍不住就想着,这产业以后怎么也要给三个儿子分的,还不如就买六亩,以后一人二亩也好分些,有这些田产做底,家中未来即使在没有旁的家业可以给这三兄弟,也不至于让他们饿死了。留下银子,以后拿出一亩中田的钱给鱼娘做嫁妆,也算是对得起闺女,到了婆家也挺得住腰杆子,这样孩子们都有了依仗。所以狠了狠心,直接做了决定。

    当娘的永远都是为了孩子千万般的算计,可她这样的算计,这会儿孩子们却是不知道的,只是听着这话点着头,

    “也好,好歹咱们家有了田地,也算是有了根本,也是家业兴旺了,至于田地少,不够吃,大不了以后挣了钱再慢慢添置就是。“

    兴哥儿说着这话的时候,难得带了几分的豪气,心下对着那片不断给家中带来银钱的大海充满了期待。

    ☆、第38章

    不用兴哥儿他们自己多嘴,不过是两三天的功夫,这个总体不过是十六个人家,几乎家家都连着亲的渔村,就都知道了这贾家的两兄弟在海底掏上来一个古董,卖了五六十两银子,是的,在这些人嘴里只是五六十两,而不是七十两,可见他们并不知道确切的数字,甚至有可能钱大海在说漏嘴的时候,也下意识的为两个内侄隐瞒了确切的数字,也许只是说了二三十两,也许是三四十两,可是人的这张嘴啊,经过几个周折这么一传,自然而然的就容易被夸大些,等大家都知道的时候,一下子成为了五六十两也是寻常的,这还是口里留德的结果了。

    贾家的人没有去解释什么,也没有招摇,甚至在其他人隐晦的问起的时候,立马说起了房子,说起了作为渔民至今没有船只这些个事儿,让其他人立马从羡慕妒忌好奇,转换了角色,一个个帮着开始商讨这些个事务的花销,甚至有几个精于算计的还忍不住摇头,感慨几句,这再多的外财也填不满贾家这已经空的快要看见棺材的家底,这些银子进去,也不过是能建起房子,让他们有个像样的家,有艘船,好歹补上当初老贾家那海难的损失。

    发现这老贾家就是得了如此一笔巨款,似乎也没有一下子拉开大家的距离,还和村子里其他人家水平差不多之后,很自然的,好像又重新恢复到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态,甚至有几个原本家中也要修房子的人家还大方的表示,可以先做贾家的活计,自家的再等等。

    事实上呢?这是大家突然对于大海又热情起来了,一个个不自觉的想着,既然老贾家能捞上古董,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以往那是他们不懂这海里还有这样的宝贝,如今知道了,自然也要好好的试一试,若是也能走运,得上那么一件,即使不如老贾家的值钱,有那么五两,十两的,那他们家原本的休整房屋的计划岂不是就能直接上升一个台阶,立马改成建新屋子?原本起新屋子的,那是不是也可以和老贾家一样,直接扩建?弄个瓦房?这样的念头别说是其他人家了,就是钱大海也忍不住寻思了好几遍。在回到村子的第二天就扯着儿子出了海,他还不和其他人一样,是瞎找,而是直接去往了他记忆中那青绿色珊瑚的所在,这可是实打实已经确认了能卖钱的,怎么能放过?什么?天太冷?海水还冰?再冰也熄不了钱大海心中对于银钱的渴望。连着两天都在那个水域下水寻摸,冻得嘴唇都青紫了也不肯歇息。灌下几碗姜汤继续。

    付出总是有收获的,拼命了自然也会有收成,在老贾家卖古董的消息风靡了没有几天,钱大海捞着了珊瑚,卖了二十两银子的消息,也火上浇油一般,传遍了整个村子,将村子里出海的浪头掀的足足有三尺高。

    人一旦有了盼头,还是近在咫尺的盼头,都会爆发出惊天的热情来,去年的海螺,扇贝就是实证,如今又有了更大的可能,这些渔村的人哪里还会躲懒,在这海风依旧刺骨寒冷的初春,一个个都鼓足了劲,开始出海了,甚至连贾家建房子的事儿,也不能兼顾,那一日一斤的粮食都不去挣,白吃的午饭也不要,只想着出海挣钱。

    村人对于自己邻里的事儿不能帮上忙很是愧疚,家中男子出海,女子妇孺倒是纷纷过来,帮着做些活计,海边的女子虽然不出海,可是这家中补渔网,种植菜蔬,拎水等等活计也是都做的,实在不济的时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