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txs.com,[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越是贫穷的人越是看重情谊,也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他们每每遇上其他村子里的人的时候,就会提贾训,为贾训宣传,哪怕是在海上遇到了,那也一样不落下,生怕旁人不知道,生怕其他村子一样困难的出海渔民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所以啊,在这之后,贾训每天在家就要接待旁的地方背着背篓,带着无数乱七八糟东西的人过来求他看一眼,弄到后面他都有些烦了,最后寻了村长帮忙,定下了一个规矩,每月月底最后一天,就是贾训帮人看这些东西,买这些东西的时间,各村谁都能来,只是别的时间?对不起了,人贾训要读书的。

    大家本就对秀才有些敬畏迁就,听到他这么说,也感觉理所当然,帮奔走相告,帮着贾训将这消息传了出去,就此定下了时间,而海螺村也因为这个,倒是在几个月之后,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集市,每月月底,各处来的人除了这些要寻贾训看东西的人,还有好些过来换物资的,毕竟如今的海螺村油坊,豆腐坊,杂货铺,都有了,甚至因为各家都有田地,还能在自家门口挂上牌子,在这一天出售家中余粮给其他渔民们,让这些离着县城比较远的渔村一个个方便了不少,毕竟只要驾着船,沿着海岸线过来就成,这路程可比去县城近便,还能用自家的船当交通工具,比走路方便多了。

    而贾训也因为这样,倒是慢慢的有了固定的收入,虽然这些渔村人带来的东西十有*都是不中用的,可总有那么一二样是可以入眼的,他坐地就能直接买下,银钱不够也能从家里暂支,比他自己带着钱到处走安全了不少,而这些收来的东西,他走上一次县城什么的,总能挣上将近十两的银钱,若是特别好的,他存着隔上半年去一次京城,往那些大铺子卖,或许还能卖更好的价钱。

    等一年过去,细细的一算,这一年里他居然足足挣下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这简直就是惊喜有没有?

    细细的回想一下他收上来,卖出去的东西,贾训也不得不暗叹,这大海果然就是个聚宝盆,也正是如他所想,这附近必定有什么遇难海船,也必定有什么矿藏,因为他收上来的东西里头,碧玺占了近半,其他的砗磲占了两成,海瓷一成,剩下的不是珍珠,就是珊瑚,甚至还有造型独特的大海螺,身形特别,背上有文字花纹的海龟等等奇奇怪怪的东西。

    别以为那些奇奇怪怪的好像不是宝石也不是古董,好像不挣钱,其实不然,越是奇怪的东西,只要稀罕,就越是能在有钱人中引起兴趣,所以也不乏卖出高价的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了。

    ☆、第96章

    收购海边村落的物件,然后寻找最合适的人家出手卖掉,对于贾训来说,他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一点子差价,恩,这个说法有些不地道,这差价也不能说是一点点,最起码这收入真要合起来,已经足够不少人家眼红了,算的上是一个很有钱途的行当,只是对于读书人而言,这只能排到第二,甚至是第三位,因为前头两个好处更让人心动。

    第一就是因为他这不断的卖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因而在人介绍人的情况下,很是认识了一些相对他原本小小偏僻县城的社交圈而言,比较高端的人物,或是某些五品以下官员家的子侄,或是皇商巨富人家的实权族人,甚至还有些世家大户的旁支子弟。

    这些需要奇而不贵的东西往上讨好的人,在贾训这里总能找到符合心意的东西,从而用最小的本钱获得最大的好处,对上贾训自是越发的满意和亲和的,像是某个皇商的侄儿,就是用了六十两银子,从贾训这里买了一个活的,背壳上模糊的有着铜钱蝙蝠纹路龟壳的圆凳大小的海龟,以福禄寿三喜齐全的名头,送给了正好五十大寿的家主,获得了家主的赞赏,从而在一个月内得了好几次执掌家中琐事的机会。以此为自家划拉了不少的好处。

    遇上这样的喜事儿,你说他对于贾训该是个什么态度?那自是以为贾训就是他的福星啊。为了这个还特意寻了一本不算是太值钱的前朝古画,送给了贾训作为谢仪。由此可见某些时候这些个奇奇怪怪的东西所产生的作用,带来的好处有多大了。

    世家大族的子嗣们也常从贾训这里买上一些颜色鲜艳,外头寻不见的海螺海星等物,用来讨好家中女眷或是当家太太,老人等,也是常常有奇效的,偏偏这东西价钱实在是低,一二十两就能买到,让他也感受到了一把什么叫做惠而不费的好处,和贾训相处起来自是越发的亲和。

    随着这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贾训的路子自是越来越广,连带着他一直坚持不懈的抄书的事儿也能越发的寻到更就爱稀少的本藏,反过来让家中藏书越发的丰富,让小三抄书卖书铺的业务也越做越大,你说这好处是不是很不错?是不是比银子更实惠?书这东西,只要有那么一本底本在,那将来可就是贾家书香人家的底蕴了。那是多少银子都未必能买来的。

    而第二个好处,也一样很大,当然这个好处和贾训如今的人脉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贾训总是能寻到最出人意料的东西,总能带来让他们耳目一新的东西,总能给出合理又剑出偏锋的好点子,所以贾训杂项中涉猎颇深,喜好奇巧的名声也渐渐的开始传扬开来。

    别看这不是什么神童,什么诗才,文章上的好名声就不重要了,对于读书人来说,琴棋书画,金石古玩,都是属于雅趣,是属于读书人可以显示风雅,风骨的一种手段,任何带着几许雅致的东西,只要你玩的比旁人好,懂得比旁人多,就能在读书人中获得不菲的名声,世间就是连好茶的读书人都能得上一个风雅的名头,像是贾训这样的杂项自然也是能的,毕竟这里头还涉及到不少的宝石古董,比单纯的好茶还更显得博学些,虽然和那些诗词上有造诣的人比还是差了些,却也足以让他在读书人中占据一个小小的位置,去参加一些文会之流的时候,不至于被人看轻了去。

    名声这东西,对于寻常人或许还好些,可对于读书人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读书人其实很排外,很重视属于自己的圈子,甚至可以说很有些清高气傲的意味,这一点看看时代勋贵的书香大族和寒门之间的隔阂,就能看出一二了,即使同样的读书人他们都能分出三六九等来,更不用说其他了,乡党之流怎么来的?还不是这小圈子造成的?同年是怎么折腾,团结博弈官场的?一样是小圈子形成的利益同盟。而在读书人中想要打破一定的圈子的隔阂,你能采用的,除了自身的学识,那就需要一定的名声,王安石为什么能一下子直接执政大宋,开始改革?因为他养望了,因为他刷足了名声啊!

    你有了名声,即使旁人不认识你,可通过口口相传,甚至有可能是来自最好的朋友的阐述,如此一来,听到的人对你自然就有了一定的好感,一定的认知,甚至是亲近,当彼此相见的时候,自然直接跨过了相互警惕排挤的第一步,该合得来的已经有了相交的诚意了,自然合作起来多了几分底气对吧。

    所以啊,就在贾训不断的积攒钱财,为自己的大家小家努力挣钱的时候,他的人脉,名望已经慢慢的培养了起来,甚至到了在这小县城的氛围内以及有了一定拥护者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训还能得到另外的一个意外的好处,那就是若是能在小心谨慎的这样走下去,那么当京城的那些朋友们为他吹嘘到一定的程度,他再去考乡试的时候,最然不至于就能作弊什么的,可是却也已经能成功的将自己的文章诗文八股这样的科考类型的文章递到有可能成为考官的大人物的面前了。

    你说这有什么用?考试不是要糊名誊抄的吗?旁人又看不到字迹,看不到名字?拜托,这些是看不到,可是这文章的风格总是能看到的吧,只要你的文风人家考官熟悉了,那你说,当考官看到这一篇很可能是你的文章的时候,感觉可上可下的瞬间,是会把你往中的一档里放,还是不中的那一档里放?

    是不是明摆着?不知不觉就又能让你从名落孙山变成恰好上榜?所以啊,科考这东西,实在是名堂太多太深了,贾训虽然没有考过,不懂这些,可是他不是有懂得人可以请教的嘛,卫夫子,还有那已经成为了举人的徐少爷,都是可以传授他经验的人啊。

    也因为有了这么两个人提点,贾训在知道这些好处之后,才能这样坚持着,一直不断地做着原本只想每年做上几次,补充一下经济问题的小生意,全力的在每个月的月底当着和当铺朝奉一样的角色,不断在瓦砾中寻找珍珠。

    “这村子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